江西智慧團建(江西智慧團建登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陳卓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團江西省委突出問題導向,以“智慧團建”為切入口,拿出實招,著力破解全省團的基礎底數不清問題。
在檢視“大抓團的基層建設”問題時,江西發現,“農村社區領域團組織普遍家底不清,多數鄉鎮街道團委能找到的非學校團員普遍較少;“兩新”領域存在形式主義建團等現象,一批“隱形團員”游離于團的組織之外;基礎工作不嚴不實,團員統計數據未經仔細比對核查。”
為了摸清家底,查找病癥,團江西省委以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為主題,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認領一個課題,分6小組,帶著問題深入基層進行專題調研。
“以往統計團員都是粗略統計一個數字報上去,從沒下過這么大功夫,這次真是動真碰硬。”豐城市洛市鎮團委副書記陳宗旺表示,如此系統全面地摸清團員底數,還是頭一回。
3個月來,團江西省委僅基層建設專題會議就召開了5次,中期,針對“智慧團建”系統錄入問題還專門召開了數據分析會,做到了一月一調度、一階段一部署。
線上線下齊抓調研指導。線上,建立團中央、團省委、團市委三級聯動工作制度,由團省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定期在線上與各設區市團委負責人一起交流工作、分析問題、通報情況、調度進展;線下,由團省委領導帶隊深入基層定期開展調研。截至目前,江西已完成第一輪11個設區市的“智慧團建”調研督導全覆蓋。
推動“智慧團建”系統建設,通報核查工作十分關鍵。主題教育期間,團江西省委建立了定期通報制度,每天按時采集系統數據,分析各地錄入數據變化,同時加強數據監測,結合系統數據、各地反映和在基層調研了解到的情況,對系統數據進行抽樣核查。此外,針對部分縣區農村團支部錄入異常偏高的問題,團省委也做了核查,并及時協調糾正,確保數據真實。
找團員的過程并不容易,一些鄉鎮街道團委常常出現團員聯系不上、無法提供證明和不配合核查等情況,為此,團縣委只能通過電話和團員挨個溝通聯系,逐個核實身份。“雖然核查過程費時費力,但這無形中是一次大規模的團員身份意識提醒教育,讓團員主動亮明身份,回到組織中來。”團萍鄉市湘東區委書記黃榕榕說。
如今,基層團組織多措并舉,逐步摸清了家底,有效強化了團員和團干部的身份意識和主責意識。通過集中的整頓摸排,江西省共有54萬余團員回歸團組織,“智慧團建”系統錄入團員數超過233萬。依托系統組織關系轉接功能,未來,無論團員轉到哪里都能通過系統找到歸屬,團組織也能時刻清晰地掌握團員去向。
“摸清團員、團組織的家底,找回游離于組織之外的團員,消滅‘空殼組織’和‘組織孤島’,就是為了實現到2022年,基本扭轉團的基層薄弱、組織無力的狀況,讓每一個團支部都充滿活力,每一名團員都能主動亮明身份,有先進性和光榮感。”團江西省委副書記伍復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