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者拓展訓練(守護者的挑戰)
來源:寶雞新聞網
暑期是未成年人成長發展的“關鍵期”,往往也是學校和家長監護的“空檔期”。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切實履行未保工作職能,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等重點青少年群體的現實需求,今年暑期,共青團寶雞市委聯動民政、教育、公安、法院、檢察院等職能部門,統籌各級青春驛站、青年社會組織專業服務供給和區域內紅色教育、實踐教育資源,集中上線了成長訓練營系列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補鈣,為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搭建平臺,同時彌補家校監護空檔,為參與疫情防護醫護人員、進城務工青年等重點群體解除后顧之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青春邂逅多彩童年
“當我看到共青團麟游縣委微信公眾號上推出的招募令后,我毫不猶豫就報了名,通過參加這次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將平時課堂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同時也能夠服務家鄉,踐行志愿服務精神,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就讀于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大二學生何蕊說。
暑期成長訓練營參與范圍是什么?這是活動籌備期擺在組織者面前的問題。服務對象很明確,是有現實需求的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等重點群體。做到什么程度?操作層面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供給?有限的專職團干部、青春驛站專職社工做什么?其余專業服務的缺口如何來補?在團團交流群里,面對一連串的問題,鳳翔、渭濱兩個縣區的團干部在答案里率先提到一個共同的名稱:大學生志愿者。鳳翔區青春驛站負責人周莉霖提到,她們正在和陜師大研究生院商議暑期三下鄉落地問題;共青團渭濱區委書記王瑞珺提到,她們已連續兩年開展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組織大學生走進政府機關和屬地企業參加青年開放日、創文或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這個話題引出后,大家迅速達成了共識:大學生志愿者知識面廣,有熱情,跟孩子們共同語言多,容易溝通交流,帶動學習。合適,拉隊伍!
從7月上旬市青春驛站總站首期示范營開始,截至8月中旬,12個縣區團委所屬26所青春驛站,輻射近百個村社區開辦了29期次公益性暑期成長訓練營。期間,共組織招募近350名返家鄉和三下鄉大學生志愿者義務提供課業輔導、音美教育、團體游戲、素質拓展等服務,在訓練營里發揮著主體作用,陪伴近千名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共同度過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快樂假期。

聽爺爺講“金牌”背后的故事
“三天,我學會了很多,知道了什么是罪惡,什么是軍人,我最喜歡一位軍人爺爺,李潤虎同志,當我看見那閃閃發光的金牌時,我就立下了志向,當一名正直的軍人,獲得許多金牌,把雷鋒的精神傳下去,讓助人為樂的精神在這個城市傳下去”。7月15日,在市級示范營結營儀式上,11歲的段嘉豪同學這樣寫道。
如果把暑期成長訓練營比喻成為孩子們準備的一頓大餐,菜品有哪些?獨家配方是什么?安全自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教育,現代化的體驗教育場館……這些都是結合孩子特點設計的課程,能從不同側面彌補孩子校外教育的缺失,可以說是營養豐富的菜品。但除此之外,作為共青團的公益成長訓練營,招牌菜或者說獨家配方應該是什么?在市級示范營籌備過程中,面對賡續紅色血脈的命題,有同志給出了在寶的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全軍學雷鋒模范李潤虎的名字。沒有聽過試講,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典型,講的課孩子們能不能聽懂?7月14日下午,當胸前戴滿獎章的李潤虎老人走進訓練營大課堂時,尤其是當授課結束后的大合影時,孩子們的表現很好地解答了上面的疑惑。
爺爺,這個獎牌是金的么?爺爺,這個是怎么得來的?爺爺,這個獎牌是幾等功?爺爺,這個獎牌有多重?……合影后的孩子們自發地聚集在要退場的李潤虎老人身前,爭先恐后地捧起各樣的獎章不停地問著,足足有五、六分鐘,李潤虎老人耐心地回答。
此后的訓練營上,各縣區團委充分挖掘適宜未成年人特點的紅色教育資源。金臺區組織小學員走進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鳳縣組織小學員參觀革命紀念館,渭濱區龍山路社區、麟游縣官坪社區邀請轄區英模人物走進訓練營,紛紛將革命傳統教育融入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人物、場所,用可視可信可學的具象事例給孩子們播撒下紅色基因。

做成長道路上的青春守護者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后,共青團組織如何找準工作方位,履行未成年人保護職能,更好地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在部署開展今年的暑期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時,共青團寶雞市委遇到了這個問題。六月上旬,在團市委主辦的一次紅領巾法學院實踐活動結束后,有輔導員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暑期重點學生群體行為習慣監管缺失,容易沉溺網游侵染不良習氣,每到新學期,總有不少學生呈現不良行為,甚至個別出現嚴重問題。與此同時,在對寶雞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督導活動中,接線心理咨詢師也普遍提到,熱線反映的未成年人心理狀況,根源性因素除了家庭環境外,還在于不少孩子缺少對于社會的認知,缺少切身的社會關懷和心理壓力釋放交流的渠道。
幾個方向的問題匯集而來后,如何有效拓展服務平臺,創新服務載體,提升服務實效,就提上了議事日程。也就出現了前面團團工作群里的充分討論交流以及隨后的落地實施。暑期成長訓練營系列活動上線發布后,得到了職能部門、各方社會力量的積極響應,這樣一個由共青團協調發起,通過青春驛站社會化工作途徑實施、提供可選菜單上門配送,職能部門提供場所、人力等協同支持,12355心理社工提供個案服務保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青少年工作項目也得以在寶雞各縣區迅速復制推廣。在這個工作項目和新探索搭建的服務框架內,參與的青少年群體普遍拓寬了視野,收獲了友誼,自覺接受了愛國愛黨愛家鄉的實踐教育,增長了本領。而成長訓練營系列活動的籌備組織、深入推進和順利舉辦,也從不同側面對上面提出的問題給出了初步解答,做了有益的探索嘗試。(共青團寶雞市委)
本文來自【寶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