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拓展(襄陽拓展訓練營在哪兒)
近日,經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襄陽成為全國首批,而且是湖北第一個上升為國家層面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據市發改委介紹,我市能夠成為全國首批,而且是湖北第一個上升為國家層面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說明襄陽在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也反映出我市在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方面的工作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和肯定。
國家為何要打造省域副中心?
第一,打造省域副中心,一方面是給省會城市添加一個幫手,更好地帶動全省的發展。
目前,經濟實力排名位居國家前列的省,無一例外都是雙核心模式。
位居第一的廣東,有廣州、深圳兩個核心,還有佛山、東莞兩個特大城市的輔助。
位居第二的江蘇,也是雙核,南京和蘇州,此外無錫和南通,也都是萬億GDP的實力派。
位居第三的山東,有濟南和青島雙核心。
這意味著,雙核心模式,或許更有利于一個地區的發展。
第二,則是要改變眾多省會城市一城獨大的局面。
這一點,早在去年,國家管理層就發文明確提出,要合理控制大城市規模,不能盲目“攤大餅”。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而2021年3月8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胡祖才講了我國城鎮化道路的幾個長遠規劃,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郊區新城的期望。

國家發改委一發聲,城鎮化風向標就明朗了:
大城市要克制擴容沖動,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高、抗風險能力低,必須瘦身,非核心功能向郊區新城和周邊城市轉移,實現共同富裕。
扶持城市新城
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選擇
中央對此也早有部署

2020年10月,央媒《求是》雜志刊發最高層重磅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
在“完善城市化戰略”一章中,文章指出:
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是客觀經濟規律,但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長期來看,全國城市都要根據實際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標準。
要建設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城,推動多中心、郊區化發展,有序推動數字城市建設,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決中心城區人口和功能過密問題。
從《求是》雜志到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郊區新城”這個詞頻頻出現,越來越被高層重視。

國家為什么要扶持【郊區新城】?
最近十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超過60%、45%。下一個征途,應該是繼續提高城鎮化率和城鎮化發展質量。
而大城市資源外溢與擴散的方向,國家也指明了,就是郊區新城和周邊中小城市。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郊區新城”是有前置條件的,那就是“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要滿足這些條件的郊區新城,才能參與“多中心”的構建。
2021年8月20日,襄陽市委專題會審議并原則通過《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實施方案》,未來3至5年內,襄陽古城內的人口將逐步向外疏解;并同步開始弱化開發和交通,強化發展商業、文化和旅游。
2021年11月18日,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中強調,湖北要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級,到2035年,襄陽將提升為Ⅰ型大城市。

兩份規劃表明:襄陽作為國家層面和省內層面的“雙重中心”,引領推動“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打造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共建城市群典范,形成“一主兩翼、兩橫兩縱、多點支撐”的城鎮化空間格局。
同時,在襄陽“十四五”規劃經濟總量沖刺7000億目標中,文化和旅游業作為綜合性服務產業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及政策導向遠景目標下,文化和旅游發展迎來新機遇,將為襄陽融入消費新格局提供新活力。
對于郊區新型城鎮化的建設
偉光匯通集團在25載的實踐中
探索出自己的發展邏輯和經驗

在云南楚雄,偉光匯通打造了國家4A級景區彝人古鎮;在灤州燕山下,偉光匯通打造了京秦旅游線上的黃金驛站——灤州古城;在田州,偉光匯通打造了全國游客體驗壯民族文化游的首選地——田州古城……
結合新型城鎮化這一國家戰略,偉光匯通集團正以文化產業結合旅游產業為抓手,實現襄陽新型城鎮化的破題。
以關圣文化為核心,三國文化為基底,襄陽本土文化及民俗文化做支撐的關圣古鎮,早在2019年,便已是襄陽市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以荊楚建筑為主調,同時融合了鄂西北地區傳統建筑的風格。融合中原文化、吳文化、徽派、湖廣文化等建筑文化,獨特自成,體現荊楚建筑的特色。
圍繞五大功能分區覆蓋全客層消費群體,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養、閑、情、奇”等十二大旅游要素齊備的文化旅游綜合體。
在城市設計方案當中,樊西新區是襄陽的城市門戶,也是中心城區的西大門,是樊城區向西拓展的前沿門戶,新興產業的聚集地,高尚生態的居住區,將成為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發展高度協調、充滿活力的生態新城。
而關圣古鎮的落地,將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完美結合,為區域帶來一處免門票的旅游景點,為樊西新區填補了文旅產業的空白。
襄陽經濟總量沖刺7000億
文化和旅游發展迎來新機遇
關圣古鎮作為襄陽文旅產業重點項目,一期規劃餐飲美食、濱水休閑、市集文化、民宿客棧、親子游樂、文化公建六大片區,以及三國文化為主題的濱水美食街、關圣文化等為代表的主題民宿客棧等30余處景點,完美滿足游客日常消費娛樂多重所需。
十一期間,關圣古鎮試運營,吸引超50萬游客打卡游玩,全網點擊量超百萬次,景區正式開放后,將會吸引眾多游客聚集于此,借助打造襄陽城市會客廳的景點核心資源優勢,吸引600萬城市休閑消費群體、5500萬旅游人潮。流量無限,人潮無限,錢景無限。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輻射鄂、豫、陜、渝等省市,吸引600萬城市休閑消費群體、5500萬旅游人潮。覆蓋投資創業、就業居住、文化旅游等需求,將極大提升襄陽文旅產業發展水平,并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快速落地,助推襄陽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圣古鎮,由偉光匯通斥資80億開發建設,落地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樊西新區。以1500畝的宏大規模,打造以關圣文化為核心,三國文化做基底、襄陽本土文化及民俗文化做支撐的文旅古鎮,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養、閑、情、奇”等十二大旅游要素齊備的文化旅游綜合體,為襄陽打造關圣文化世界體驗地、鄂中旅游集散地、襄陽城市文化會客廳,重塑襄陽旅游新格局。
(綜合來源其它網站,重在講述襄陽優勢,宣傳襄陽!如有打擾,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