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紙牌排序(撲克牌順序翻牌1到13)
這個寒假和春節因為疫情,大家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宅家。
從2月7日(正月十四)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27),繼續新的一輪隔離,如果這段時間新型肺炎沒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
我們再奮戰第二個十四天,堅持就是勝利!一線醫護及工作人員用生命為我們奮戰在前,而我們只需要做到的是足不出門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盼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但問題來了,第二輪宅家的14天,如何才能讓“熊孩子”過的有意義,充實?
龍應臺說:玩是天地間學問的基礎。
我推薦和孩子一起玩撲克牌。

撲克牌有數字、有圖案,而且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
可以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認識數、數數、認識圖形、比大小、還可以按照某種規律分類和有規律的排序等,把枯燥和抽象的數字知識簡單化、生動形象化。
最重要的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親密親子關系的建立。
孩子玩撲克的好處《最強大腦》里的數學強者亨利也是因為玩卡牌游戲《口袋妖怪》才喜歡上數學的。
我兒子丁丁今年5歲,我們經常玩的撲克游戲就是趕毛驢,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比大小。
這個游戲可以兩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大王最大,下來是小王,大小王可以代替任何花色。
每人手持5張牌,輪流先發牌,比如對方發牌是紅桃,如果你手上有紅桃,大過對方,就輪你發牌,你可以發手上任意一張牌;如果你手上的紅桃小于對方,對方繼續發牌;如果你手上沒有紅桃,需要繼續新拿牌,一直到紅桃出現。
最后誰手中的牌先出完,誰就贏家。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我們還會制定賞罰規則,例如輸了的人會學驢叫了,或者做5個俯臥撐等。
在我們玩撲克的過程中,丁丁學會了很多,例如提升了數學思維能力、運算能力、也培養他的抗打擊和挫折能力等。丁丁以前可是典型的玩起輸不起型“選手”,贏了高興的眉開眼笑,輸了就哭喪著臉或者耍賴,通過玩撲克,他逐漸明白任何事情有贏必有輸,輸不可怕,也不丟人,輸了之后仍然堅持的孩子,才是最堅強、勇敢的。
1.幫助孩子數學啟蒙

撲克牌最方便的就是牌面上既有圖案又有對應的數字,所以撲克牌本身就是學數數、認數字的好工具。
例如,在玩的時候,家長可以慢慢引導孩子讀出撲克牌上的數字和圖形,讓孩子發現撲克中的點數和對應數字的關系。
除此之外撲克中還有很多奧妙。
一副牌 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
除去大王,小王,還有五十二張牌,正好是代表一年中有五十二個星期;
撲克牌上有四種花型,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
每種花型有十三張牌,表示每個季度有十三個星期;
黑桃、梅花為黑色,即代表黑夜,紅桃、方塊為紅色,即代表白天。
一副小小的撲克牌中真是暗藏著無數的玄機。
2.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只要是游戲就會有規則,而玩撲克的時候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明白制定規則是為了游戲更好的進行,并要遵守制定的規則。
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顏氏家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意思是:人在幼年的時候,注意力高,容易專心,一旦,長大成人后,精神便容易渙散,難以專心,所以在幼年時期,接受有關專注力培養的教育,是不容忽視,不容錯過的。
拼圖、積木、玩撲克這些都是家長們最常用到的以視覺為主的專注力訓練游戲了。
玩撲克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細節觀察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這都有助于鍛煉專注力。
如何和孩子玩撲克游戲?△0--3歲
a、分類游戲

讓孩子把打亂的撲克牌按數字、顏色和花色分類。
例如,按顏色黑桃和梅花是一組,紅桃和方塊是一組;
按花色所有黑桃是一組,所有紅桃是一組;
按數字分類,四張相同的數字是一組。
在這個游戲中可以讓孩子學會區分黑紅兩種顏色、學會識別圖形以及對數字的認識,并極大地訓練他眼疾手快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b、找對子

拿兩把以上的撲克牌,讓孩子把其中相同顏色、圖案和數字的進行配對。
c、誰不一樣
準備1~5的四組牌,家長組成一組牌,其中有一樣和其他三張數字不一樣,或圖形不一樣。引導孩子找出不一樣的牌并且能說出為什么?
這個游戲主要提升的還是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分組能力。
d.練記憶
利用撲克牌,隨意抽取3張牌,給孩子看5秒,翻過來,看看孩子是否能準確復述出來。
△3--6歲
a.誰會被吃掉
這也就是比大小,和我兒子玩的趕毛驢一樣,只是叫法不一樣兒子。
游戲的最終目的就是學習比較數的大小,至于游戲規則可以隨便制定。
例如可以兩人輪流出牌,或者猜拳誰贏誰出牌,每次每人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數字大,數字大的牌吃掉數字小的牌。若兩張牌一樣大,就各自收回。最后牌多的人就贏啦。
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比小,誰的牌小,誰贏,最后手中沒有牌的人贏。
b.爬竹竿
2-4個人玩,可以邀請爸爸、奶奶一起加入,平均分牌。
具體規則如下:從7開始出牌,可以從7、6、5、4、3、2、1“順序接龍,也可“按7、8、9、10”順序接龍,同時還要注意配對花色,黑桃只能和黑桃、紅桃只能和紅桃。
手上沒有合適的可接龍的牌出時,只有找別人借。誰的牌最先出完,誰就算贏。
c.蓋棉被

蓋棉被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特別好玩、刺激、有意思,小朋友們的手背經常會被拍紅,這個游戲主要是看誰的反應能力快。
具體游戲規則,每人手上持十幾張牌,輪流抽一張牌翻開放在桌上,同時嘴中按1,2,3,4……報數,如果報的數和翻開的牌正好一致,馬上用手蓋住那張牌,看誰的反應快,最慢的就算輸了。
d.找規律
家長可以按不同規律把撲克擺成一列,讓孩子填上正確的撲克牌。
例如,按顏色排隊一張紅桃、一張黑桃、一張紅桃、一張黑桃,接下來讓孩子放牌。
可以按圖形排隊,例如紅桃、草花、方塊、紅桃、()、方塊,讓孩子選擇空白處應該放什么。
還可以按數字排隊,例如12345_7_9_10。
△6歲以上
a.湊十

兩人平均分牌,一方先出牌,另一方出的牌必須和對方出的牌加起來是10。輪流先出牌,贏的收牌,最后比誰手上收的牌多。
對于孩子年齡大一點的,例如小學2--3年級的,還可以玩湊20。
b. 連加法
這個游戲建議最好3--4個人一起玩,才會有意思。除了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也考驗孩子的運算能力。
這款游戲特別適合剛開始學習加減法運算的孩子。
具體規則如下,一人發牌,每次發3張,3人進行搶答比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算準手上3張牌的總數,答對者可以拿走對應的牌,最后誰手上的牌數最多,誰就是勝出者。
c.撲克搭建
撲克除了以上這些關于數字的游戲,還能玩搭建游戲。
因為撲克牌又輕又薄,在孩子搭建造型的時候,需要特別的耐心和細致,除之之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和想象力。
33歲的美國人布賴恩·伯格是一名建筑師,他卻不是用磚頭,而是用一張張撲克牌來“搭建房子”,且不用任何粘合劑!他搭建的一座撲克牌“摩天大樓”,竟然高達7.86米!不僅屢屢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一特殊的“建筑”本領也成了他賺錢養家的謀生工具。



d.有趣的歷史知識
撲克牌上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J—k共有8位歷史人物。

這位頭發內卷的國王,大有來頭,他右手行舉手禮,身后還有一把象征權力的戰斧。
他有點特別之處,因為他是4張K牌中唯一一位側臉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凱撒大帝,生活在古羅馬時期,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古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在羅馬帝國硬幣上的圖像也是凱撒的側面像。
小結在貴州大數據峰會上,馬云語出驚人,他說: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
在未來,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于智慧在于體驗 。

所以,讓孩子會玩很重要!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
簡單的撲克游戲,可是蘊藏著無盡的智慧。因此,父母經常和孩子玩撲克牌,可以鍛煉孩子的大腦,還可以培養很多能力,是一個很有效的智力開發途徑。